暑熱漸盛,7月已至
伴隨高溫潮濕天氣和
暑期活動增多
一些疾病也進入高發期
蘇州疾控溫馨提示
本月需特別警惕
手足口病在兒童群體中傳播
新冠病毒變異株持續流行
食源性疾病因食物易腐敗高發
高溫中暑威脅戶外人群
手足口病
關注度:★★★★☆
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,人群普遍易感,多發生于兒童;根據今年蘇州市的監測數據,以9歲及以下兒童為主。傳染源是手足口病患者和隱性感染者。手足口病傳染性強,主要通過糞-口途徑傳播,也可經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(口鼻分泌物、皰疹液、被污染的手及物品)。
手足口病起病急,主要癥狀有發熱,口腔黏膜出現皰疹,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、皰疹等,可伴有咳嗽、流涕等癥狀。輕癥多在1周內痊愈;少數病例會有腦膜炎、肺水腫等嚴重并發癥。
防控建議
保持個人良好的衛生習慣:勤洗手;不與他人共用毛巾等個人物品;不接觸患者及其污染物品、污染環境。
堅持清潔與消毒:常通風,勤清潔,保持居室衛生;定期消毒兒童用品。清理患者的嘔吐物、糞便及污染物品、污染環境時可選擇中效或高效消毒劑如含氯(溴)消毒劑,手足口病毒等腸道病毒對75%酒精不敏感。
保護易感人群:疾病流行期間,減少兒童聚集;6月齡以上兒童可接種EV71疫苗。
張家港兒童預防接種門診
新型冠狀病毒感染
關注度:★★★☆☆
新型冠狀病毒感染,是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疾病。常見癥狀主要為發熱、咽干、咽痛、咳嗽等,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、嗅覺味覺減退或喪失、鼻塞、流涕、腹瀉、結膜炎等。老年人和免疫低下者感染后轉為重癥的風險相對較高。
防控建議
保持手衛生:牢記六步洗手法,勤洗手;使用流動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搓洗雙手;避免手接觸眼睛、鼻子、嘴巴等部位。
加強通風換氣:定期開窗通風,確保空氣流通。
做好個人防護:進入人多密集或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時,應科學佩戴口罩;做好健康監測,關注自身健康狀況。
食源性疾病
關注度:★★★★☆
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進入人體引起的感染性、中毒性等疾病,包括食物中毒。常見癥狀以胃腸道不適(如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)為主,嚴重時可能伴隨發熱、頭痛、脫水甚至休克等全身性反應,建議立即就醫。
防控建議
普及食品安全五要點:清潔、生熟分開、做熟、安全溫度、安全原料。
減少致病菌污染:防止生熟交叉污染;控制食物保存溫度與時間;縮短食物加工到食用時間;食用前徹底加熱存放時間較長的食物。
減少廚房污染:不制作生食海鮮、涼拌菜等高危食品;不采食野外蘑菇。
高溫中暑
關注度:★★★★☆
中暑是在高溫環境下,由于熱平衡和(或)水鹽代謝紊亂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和(或)心血管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。夏季氣溫高、濕度大、風速小、體弱、對熱不適應、勞動強度過大或時間過長、過度疲勞等都易誘發中暑。老年人、嬰幼兒和兒童、慢性疾病、戶外工作者及戶外體育運動愛好者等是高溫中暑的高危人群。
防控建議
防暑:盡量避免長時間處于高溫環境中;外出時做好防曬措施。
降溫:可使用空調、風扇或地面灑水等方式降溫,保持室內通風;注意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,空調溫度不宜過低。
補水:及時補充水、鹽分和礦物質;可少量多次飲水,不宜等感覺口渴時再飲水。
特殊人群注意事項:高溫作業人員應避免高溫時段室外作業,隨身攜帶防暑降溫藥品;高齡老人、孕產婦、嬰幼兒、有慢性疾病等人員,應避免高溫天氣外出,如有不適及時就醫。
(來源:蘇州發布 蘇州疾控)
張家港房產網App
好房隨時掌握